查看原文
其他

杂志精选丨“山海情”的故事与编年体纪录片,很搭

洪炜 广电时评 2024-03-06

编年体纪录片《闽宁纪事》成为同步记录闽宁协作重要、鲜活、真实的影像力量。



作者:洪炜  (《闽宁纪事》总导演)

本文刊登于《广电时评》2023年9月刊
原标题:以平凡人视角记录“山海携手”的振兴画卷——编年体纪录片《闽宁纪事》(2020-2023)创作体验


2023年8月29日,在首届中国纪录片大会启动仪式暨2023中国纪录片盛典上,由闽宁两省区联合摄制的纪录片《闽宁纪事2022》荣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度“优秀短片奖”,这是编年体纪录片《闽宁纪事》项目又一次站在了专业纪录片奖项的聚光灯下。

《闽宁纪事 2022》主创代表(右三)。


闽宁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创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伟大事业。为用影像真实记录和见证这一伟大事业,自2020年起,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指导下,闽宁两省区党委宣传部、广电局、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启动了编年体纪录片《闽宁纪事》项目。自2020年以来,《闽宁纪事》系列纪录片播出之际,闽宁两省区同时段收视第一,已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、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、中国视协第十六届“最佳小康题材”节目奖、第28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“短片好作品”奖、第12届光影纪年纪录片学院奖等多个全国重要奖项,主创代表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,获奖荣誉写入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……作为一部小体量、持续性推出的现实社会题材纪录片,能获得这么多肯定与鼓励,在倍感荣耀之余,也有一些创作心得与大家分享。

《闽宁纪事》总导演 洪炜  


选题策划紧扣闽宁协作与时代大势

编年体纪录片《闽宁纪事》影像工程以年份为主标题元素,每集30分钟,目前已播出7集,2集正在制作,累计270分钟。

纪录片在立项创作之初,就承载着“同步记录闽宁协作的重要节点与情感故事”的影像使命。事实上,在每年的选题策划会上,主创团队不仅要认真研究闽宁协作的工作重点,还同步考虑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。如,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,《闽宁纪事》之“脱贫大历程”“绿色新发展”主题就聚焦“东西协作的典范和样本”闽宁镇与“最不适宜人类居住”的西海固,挖掘闽宁协作助力宁夏脱贫攻坚24年来的感动故事;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,闽宁协作也从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,《闽宁纪事2021》之“情系塞上榕”“紫色新梦想”“播种幸福草”三集,就聚焦援宁干部、援宁企业家、援宁科学家,助力宁夏百姓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;2022 年,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,又适逢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,《闽宁纪事2022》之“爱在山那边”“山海新农人”选题就关注青年成长,讲述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多年支教帮扶故事,以及闽宁两地年轻人发展食用菌产业、促进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。


2023年,青年就业与医疗帮扶热度居高,《闽宁纪事2023》之“青春再选择”“重获‘心’生路”适时关注宁夏山区学生学习技能的就业成长故事,以及福建组团式帮扶培养“带不走的医疗队”的真情故事。9集内容,涵盖闽宁协作中的脱贫历程、生态发展、乡村振兴、产业升级、科技赋能、支教帮扶、人才培养、技能培训、医疗帮扶等9类题材。可以说,《闽宁纪事》每一年的选题,都力争做到既有时代感,又有话题性,成为同步记录闽宁协作重要、鲜活、真实的影像力量。

《闽宁纪事2023》在宁夏采访拍摄

人物魅力交织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

人民是历史舞台上的剧中人,更是书写历史史诗的剧作者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既是中国发展巨变的伟大壮举,也蕴含着人民逐梦小康的无数鲜活故事。从自力更生的开店女工,到带领群众致富的援宁挂职副镇长;从电视剧《山海情》中的故事原型科学家,到白手起家的闽籍企业家……《闽宁纪事》创作团队为何选择拍摄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人和事?在创作中又选择拍摄他们怎样的故事?我们着眼一个标准,就是“他们的故事能够展现普通百姓,在大时代下奋发向上的精神,以及闽宁两地的帮扶情谊”。

所以,在编年体纪录片中,我们可以看到宁夏家庭妇女在援宁干部的指导下,在闽宁镇第一条美食街奋力拼搏的开店故事;宁夏农民在援宁科学家的帮助下,在最后一个脱贫县——西吉县推广菌草的致富故事;厦门大学研究生在宁夏海原县支教一年的奉献故事。

节目中,创作团队有意将个体故事线索放在时代大背景中叙述,如在《闽宁纪事2021》之《播种幸福草》中,宁夏农民受益于援宁科学家林占熺几十年推广菌草的背景下,主动在老家带领乡亲们种草致富;在《闽宁纪事2022》之《爱在山那边》中的支教故事中,昔日受资助的学生成为今天的老师,也表现出厦门大学24年帮扶的传承与接力。最吸引人、最打动人的永远是真情,当这些普通百姓的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时,这些立体的人物、朴素的精神、奋斗中的思考都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“小康”。


纪实跟拍闪耀真情实感与智慧光芒

平凡人身上展现出的高光点最能击中人心,这也正是《闽宁纪事》这部编年体作品最打动人的地方。

每年的纪录片中,导演组都重点关注一个个鲜活的人,他们的情感世界,他们为了奔向小康、为了追寻美好生活付出的努力。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,导演组采用了纪实跟拍的办法,主创团队每年深入闽宁协作重点区域“9 县区 1 镇”等地蹲点跟踪拍摄,每年拍摄 6-8 个月,行程近 3 万公里,积累素材 500 多小时,深入了解创作对象,塑造有“血肉感”的人物群像。

正是这样的拍摄方式,使得导演组能够无限接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:《闽宁纪事2021》中,闽宁镇开美食街的丁大姐一家,因为少算了20块钱,而懊恼流泪;闽宁镇挂职副镇长谈起大半年没回家,“孩子发烧经常惊厥”,满是对妻子的愧疚;《闽宁纪事2022》中,厦大研究生支教团家访开导,留守学生哭着说“感觉老师像妈妈一样”;第一次种菇的宁夏农民,面对新的挑战,豪气地说“小家好了,大家才好,我们就都好了”。片中的场景、故事、同期声也因此更加接地气、有烟火气,赢得观众共情共鸣,让普通人寻梦、追梦、圆梦的故事,更具吸引力、感染力。


融媒视频助力破圈传播与话题延伸

短视频时代,因为“一个片段”看完“一整部剧”的例子屡见不鲜。在当代媒体环境中,传统的纪录片人都应当从以往的“为播出服务”变为现在的“为传播服务”,不要担心短视频的提前曝光会带来“剧透”。

编年体纪录片《闽宁纪事》每年在创作完成后,摄制组都与短视频团队进行拉片,导演阐述创作理念和幕后故事,短视频编导再根据平台特性二次创作,并配上全新的文案与包装甚至音乐,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传递最有价值的片段。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下,《闽宁纪事》系列短视频点击量已破5000万,两支15秒短视频“学生突发疾病,危急关头,幸亏有这位支教老师在”“最后一次下课,学生挥泪告别支教老师”在抖音点击量双双破600万,引发超20万网友点赞评论,是一次较为成功的纪录片传播案例。

山海情长,征程不止。2023年年底,由原班导演团队创作的《闽宁纪事2023》将在闽宁两省区全媒体平台播映,我们力争再为观众奉献一部精品佳作。

>>十年间,这个采访团到访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

丨关注

>>这些非遗“藏”于运河长卷

丨图文

>>电视收看“明白卡”提示来了

丨通知

>>铿锵讲述,铭记这场“伟大的胜利”

丨纪录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杂志精选丨“山海情”的故事与编年体纪录片,很搭
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